北洋枭雄

〖北洋枭雄〗

第三百四十一章 无法停下的步伐

上一章 简介

对于方壁永建议暂缓蚌埠方向战事的提议,赵东云却是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因为赵东云考虑问题不仅仅需要从军事角度来考虑问题,还要从政治角度上考虑。

从军事角度来说,奉军从入关后历尽数场大战,此时可以说已经是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急需要时间来恢复部队的建制,补充损失的兵员以及军官,同时补充军械弹药粮食等,而更重要的是让前线部队获得一个休假期。

士兵和军官也是人,他们不可能一直持续不断的战斗在最前线,而之前的一场苏北战役已经让他们战斗了三个多月,这对于他们的精神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折磨。正常情况下,部队的作战是打一会停一会的,通常而言前线部队在前线连续作战一个月以上后,就需要撤下来进行休整。

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英军在西线战场上一般都是三支部队轮换守卫同一段阵地,一支部队位于前线战壕,一支部队位于第二道阵地充当预备队,一支部队在后方休整,每一支部队在前线战壕里连续作战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月。

当代国内战场的环境虽然不如一战西线战场上那些残酷,但是在持续作战三个月后,实际上对军人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了,这种考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继续打下去的话,就会出现诸多因为精神压力而崩溃的军人了。

人们大多只知道两次世界大战创造了诸多死伤,但是很少人会知道,这两次世界大战所创造的精神病人也不少!

所以不管从后勤补给还是其他角度来看,奉军的前线部队都是已经到了需要大规模并长期的休整。

这也是方壁永等诸多军事将领对着赵东云提出暂缓蚌埠攻势的原因所在。

然而赵东云却是没有同意,相反,他还亲自越过参谋部对孟恩远下令,要求第一军尽快攻克蚌埠,然后掌控整个长江以北的安徽地区。

他之所以不顾部队的辛苦而强令部队继续南下进攻,也是有着他的顾虑。

方壁永等人说奉军连续作战三个月疲惫不堪不假,但是蚌埠里的段祺瑞第四师情况同样也好不到那里去啊,这个第四师在徐州和奉军打了两个多月呢,而且还是战败突围逃走的,对部队的士气影响更大。

再着从军事角度出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