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教师开始

〖从大学教师开始〗

第三一七章 成果验证

上一章 简介

杨雄说过,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沈光林完全就是这样的人。

他从来都不会因为富贵而自矜,除非忍不住。

就在沈光林忙着用捐钱捐物来赚取名声的时候,他的实验室也没有闲着,大家的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老苏不愧是能够冲击学部委员的中生代教授,这才多长时间,超导材料的研究已经出重大成果了!

对于这个事情的出现,沈光林一点都不惊讶。

有钱,有人,有设备,有正确的研究方向,一路平推过去就是了,这都不能出成果,简直是不可能的。

老苏有能力有学识有经验,是一个不错的执行者;京城大学的同学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年轻有拼劲有韧劲,而且不并缺少加班的激情。

有这样的组合,再加上沈光林这个隐性导师,成果出的比谁都快也就不稀奇了。

京城大学的同学们,最不缺的就是智商和聪明,他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聪明才智的。

尤其,他们在原来三种元素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其他陶瓷元素,效果斐然,制备出的化合物表现的更加完美。

国庆出游归来,沈光林出去参加社会活动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老苏就跑过来找他了:发现临界温度高于77K的超导物质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因为,当物质的临界超导温度高于77K之后,也就意味着冷却这种超导材料不再需要液氦的加持了,只使用液氮就可以将物质冷却到超导状态。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超导材料投入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大了很多,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基础。

毕竟,氦气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制取非常不容易,而且氦气这种物质本身并不能被工业制造,只能从自然界中提纯。

而世界上储存氦气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和花旗国,国内虽然也有专门的生产工厂,但是产量并不高,而且纯度也不行。

而氮气就不一样了,生产这玩意完全不存在瓶颈。

空气中78%的气体都是氮气,氮气的来源简直不要太广泛哦。

要制取液氮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