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末当皇帝

〖重回明末当皇帝〗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沙俄退军

上一章 简介

双方的对峙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中华军这边开始缓缓的后退,俄国人这个时候当然不会主动的追出来,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对方的这是不是诱敌之计,不过等到中华军后撤了两百多里之后,俄国人这才确定对方是真的撤退了,于是在沙皇的号令之下,俄**队调头向西,准备扑灭国内的起义之火了。

中华军并没有后撤很多,大军撤到了靠近蒙古的贝加尔湖这一带的草原之后就没有停驻了下来,由于在这之前中华军是兵分三路的出击,所以这个时候整个远东地区实际上已经全都在中华军的掌握之中了,而这些地区上生活的人原本就是中国历代王朝的藩属部落,俄国人将手伸到这里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并不能完全的控制这些地方,因此沙皇也没有派兵前来夺回这些地方。

远东地区一直到勒拿河流域这一带已经被中华军实际控制了。

这些地方常年严寒,人烟稀少,大片的地区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这里只有一些游牧民族在上面居住,从黑龙江往北走,这些地方的气候就已经非常寒冷的,不过也还是能够种植一些耐寒的农作物,如小麦和高粱等,为了维持这些地方的稳定,项玉也是从辽东一带迁来了不少的人口,让他们在海参崴和库页岛以西的地区居住,至于更北一些的远东地区,就只能将一些牧民迁移过来了。

正好这个时候蒙古各部族之中有一些清朝的旧属,如科尔沁部等大小十几个部落,项玉于是决定将他们和之前的准葛尔移民迁移到这一片区域来。这样一来的话就加大了中原王朝对于这些地方的实际控制了。而草原上的条件十分艰苦。这些部落想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得到中原地带提供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物资,如食盐、铁矿、茶叶和布匹等,项玉则需要他们在这里来抵挡俄国人的渗透,作战的时候也能够从他们部族中间挑选一批适应当地气候和熟悉当地条件的士兵。

俄国人比自己想像之中的要强大很多,项玉于是决定放弃原先的一鼓作气拿下西伯利亚的打算,历史上蒙古人曾经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其军队甚至打到了欧洲去了。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地盘扩张的太快了,这才导致他们的统治不稳,包括几大汗国在内,很快就被当地的反抗势力推翻了。

而项玉则要吸取这种教训,他准备稳扎稳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