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商人逐利(下)

上一章 简介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时间过去了将近一个月,深入内陆的船队还没有回来。待在长江下游城市的各个管事已经将所有自家货物发卖完毕,采购事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不得不说,用船只装载货物,实在不是陆地上马车可以比拟的。一辆马车撑死了能运上一千多斤的货,而眼前这些船只,最小的拿过来都能装上一万多斤。

苏州、扬州、江宁这地方是很富庶,可是各商家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的货物,将船只给装满可就不够数了。像扬州这里的漆器,整个扬州城的存货并不多,各商家的仓库全掏空了也就只装了三船,这点数量远远不够。在月港,只一艘来自马尼拉的普通商船就可以将这两艘小海船上的漆器全部运走。漆器制作起来本就需要时间,扬州这里的商家们这段时间让工匠们日夜不停的赶工,要完成这批订单,只怕还得再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除了漆器,玉器也是一样!玉器价值较高,船队不可能整船整船的购进,但是需要的量也是不少。这些东西十分保值,运回福建便能很快销售一空,即便福建市场不能全部吃下,还有邻省的广东市场,直接送到广州就可以了,一样大赚。

江宁与苏州就更别说了,苏绣之精美名满天下,也冠绝天下。这次船队北上最重要的收购任务就是江南的丝织品,苏绣乃是重中之重。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历来是上层社会追逐的焦点之一。真正的世家大族哪一家不使用苏绣产品,在同伴面前都会觉得低人一等。

自明朝时期。苏绣便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直至现在,到了这清朝初年,整个江南地区都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自前明中后期,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大大推动了它的发展。绣娘们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的美称。

不管是前明,还是现在的清廷。皇室享用的大量丝织品,几乎全出于江南艺人之手。自顺治二年,清廷也跟前明一样,在江南在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