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第二百八十八章 撤藩

上一章 简介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七月,骄阳似火都已经不足以形容现在的天气,简直就好似在面前摆上了一个火炉不断的烘烤着。今年的夏天感觉十分的反常,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有一个多月,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缺水,若是再不赶紧的下一场雨,这一季的水稻就一定是要减产的了,不仅仅是水稻,其他的作物也差不多。唯一只得庆幸的是,前几年不断的兴修水力,在投入的海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几个主要的平原地区的灌溉系统已经大有改善,因此这些庄稼最多也就是减产,而不会绝收。

有吕宋岛的粮食支持,加上已经大规模推广番薯等高产作物,即便福建今年闹起了旱灾,也不难对付过去,像以前的那种饿死人的情况是不会再出现了。耿精忠接到下面的汇报,安排了一下预备抗旱的命令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关注了,他现在可没本事来一场人工降雨,也真的是可惜没那个条件,不然的话,他就成了百姓们眼中的龙王爷了。

外面天气炎热,连未来学堂也都放了一个月的暑假,马尾军也暂停了训练,整个福建的节奏都慢下来了很多。耿精忠自己也是泡在自己的书房里。现在的书房是经过了改造的,就像是想代的“空调房”一样。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许多低碳、环保的纳凉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清凉殿”……

我们的祖先就是聪明,以往除了用扇子。还不断研究出降温设施。在汉代。能工巧匠已经研制出“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战”。想象中它的拨风原理应该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

到唐代,长安等地出现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唐诗人张仲素有《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