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汉儿不为奴〗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舍

上一章 简介

蒙古为鞑,满州为虏(奴)。

董常清这话显然是劝周士相趁清军粮绝,军心不稳时派人劝降,而允这些蒙古兵投降的条件则是济度人头。若劝降成功,则不仅可立即解决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战事,也可让太平军一下猛添数千蒙古兵,令得太平军骑兵无论是规模还是力量都迅速膨胀壮大起来。

骑兵和水师一直是周士相的心头病,水师那边虽建了水营,可短时间内却没法形成战斗力,若不是有郑成魁相助,甚至于这次大规模的海运都不能成功。而郑成魁是陈奇策的部将,并非他周士相的部将,所以哪一天要是郑成魁部离开太平军,太平军的水营还是不可能独当一面使用,成为一支可以决定战事的水上力量。

水师的发展和营建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建立的,也绝不是仅仅将船造出来,招募些水手打出旗帜就能派出去打仗的。若这样也行,清军就不必大规模招降明军水师,更不可能连海上的盗寇也要拉拢招安,如前广东水师总兵梁标相就是海上巨盗,尚可喜为了拉拢他对付明军的水师,许出的条件十分优厚,甚至在其接连被明军水师重创还委以重任,要什么给什么,只为对方能够替他对抗明军的水师。可最后,梁标相却是在水师大营被太平军焚毁后拍拍屁股领着残部就出了海,至今也不知在哪儿快活,把个平南王气得险些昏死过去。真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连派去抓梁标相的兵都没有。

尚可喜不是不知如梁标相这种海上大寇眼中只有利,没有义。打起仗来也是保存实力根本不肯出全力,畏头畏尾的靠不住,可尚可喜却依旧要拉拢这种盗寇,只因他不可能打造出自己的水师。同样的事情如今也应在周士相身上,不过周士相比尚可喜要好,强大的明军水师是他的友军,而不是敌人。所以他有时间慢慢发展水师,而不是和尚可喜一样招揽无法制衡、无法预料的海盗组建水师。

水师这一块,周士相有时间等。也不着急,至少十年以内,可以预见太平军的主要战场仍将是陆地。强大的海军固然是周士相所期盼的,但他更知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骑兵这一块。同样也是短板。成立骑兵旅时。是以原骑兵营残余百余兵加上苏纳手下满州兵为骨干,调入平南和靖南藩下、绿营的一些降兵这才勉强成立了一旅,内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