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汉儿不为奴〗

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韩王也可做的

上一章 简介

潘应龙和洪育鳌对于是否拥立唐王监国,二人其实各有态度。消息刚从沅州传来时,潘应龙便曾对洪育鳌和李来亨等人说道,天子虽然弃国出逃缅邦,但恐是在清军压力之下不得不暂避藩属,非是本意弃国。故国内不当另立监国,即便为安军民之心,也当稍侯一段时间,待缅邦那边传来朝廷具体音信再说。若是眼下便急急拥立唐王监国,弄得不好便是重蹈唐桂之争,于大局无益。

洪育鳌的看法则相反,他明言指出永历现在已经逃至缅甸,所以为君弃其国,弃其臣民,国朝两百八十年以来,何曾有君弃国而逃的,便是当年英宗皇帝也只是被俘从而被迫北狩,因此广东方面在永历弃国的前提下提出拥立唐王监王于道统大义不失,夔东方面当予以响应支持,如此才能收拾人心,使天下抗清军民不致因永历弃国绝望。

显然,洪育鳌是坚决支持拥立唐王监国的,因为当年隆武帝从浙江入福建时,他便是以地方诸生身份前去相迎,由此被授衡州通判踏上仕途。且他能有今日,也是隆武帝一力简拔所致,若非隆武帝力排众议,恐他还是个小小百里侯。故而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洪育鳌都当支持拥唐王监国。

潘应龙和洪育鳌没有达成意见,但双方对眼下局面也是清楚,所以倒不是就此翻脸,各自拉拢一帮军头相互反对,进而再兵戈相向。当年唐桂之争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二人如何会重蹈覆辙。再者,永历弃国消息传来,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去朝廷大义,所以是否拥立唐王监国已经不是他们能左右,而是湖广这批握有兵权的头领决定。这些人要么就是顺军余部,要么就是摇黄土寇,没有一个不曾造过明朝反,因此潘应龙和洪育鳌担心他们在知道永历皇帝弃国后是否还能坚持抗清。万一这些军头不再奉明朝为主,那他们考虑得再多也是无用。

大西军那边因孙可望降清,不少将领也跟着降了清,虽然云贵的具体消息潘应龙和洪育鳌不知道,但可想随着天子弃国,尚存的那些大西军将领必然会做是否降清的选择。再三权衡后,潘应龙和洪育鳌放弃了各自主张,决定联合起来以他们的名义召集诸家头领来应城大会,从而能够借着这次大会安抚稳定人心,并达成是否拥立唐王监国的统一意见。

而最终是支持还是反对,则取决于这次大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