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宦海风云记〗

0849和仇兴华道别

上一章 简介

会议结束后,省委记仇兴华和省长李玮青并没有马返回省城南江,而是不约而同的滞留了下来,显然,仇兴华要满足常宁单独见他的愿望,而李玮青作为即将位的新省委记,也有话交待市委记余文良。&&

常宁亲自驾驶越野车,载着仇兴华到了锦江河边。

“我们下去走走。”

锦江河,是西江的支流,发源于锦江市万锦县山区,流经锦江市三县两区,锦江河横穿锦江城而过,两岸山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在滔滔东逝的锦江河,有一浮桥飞渡两岸,连接南北,势若长虹,这就是锦江河著名的景点之一,锦水翔虹,它的出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宋代苏辙曾有诗云,虹腰宛转三百尺,鲸背参差十五舟,今天,该桥虽有变迁,但古朴风貌犹存,仍不失为一绚丽的风景。

站在锦江河的浮桥边,极目楚天,仇兴华久久不忍收回自己的目光。

“小常,这是我第八次踏浮桥了。”

“我这是第二次,我要向您学习。”

仇兴华说道:“我警告你小子,哪怕锦江市最有钱,也不能用水泥钢筋来代替浮桥,这是锦江的历史,你要是灭了它,锦江的老百姓就会灭了你。”

常宁陪着笑脸忙道:“您放心,我对历史也非常敬畏。”

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锦江浮桥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杨吴乾贞二年,即公元九百二十八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取名永安桥,位于城隍庙前,十三舫,比舟为梁,铁揽绳牵,随波升降,宋太平兴国七年,即公元九百八十二年时,增为十四舫,后又增为十五舫及至二十四舫,一五一四年时,在桥两边装栏杆,浮桥两岸建起石码头,改名为迎仙桥,清康熙八年,即一六六九年,经修缮后改名为锦江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锦江桥两次被毁,一九五一年,锦江浮桥修复通行,桥长共一百六十一点八五米,共由十四厢四十只浮船组成,此后桥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始终是锦江河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浮桥边,每年都会举办龙舟大赛,至今不衰,宋代苏辙曾有诗云: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长鲸破浪聊堪此,小旆迎风殊未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