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内容高手:黄章晋教你稳定生产高传播内容

〖成为内容高手:黄章晋教你稳定生产高传播内容〗

第 7 节 阶段成长:从新手到高手,高强度训练下只需 1 年

上一章 简介

前面讲了怎样训练传播感知力和表达能力,你可能会问,怎样才能算是具备了高手的核心能力,以及,如果方法正确,多长时间就能成为你说的内容高手。

每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有可能被称为新手、熟手、高手,但是,每一档之间的边界在哪儿,甚至到底该分几档,却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事。事实上,一般行业里区分新手、熟手或菜鸟、高手之类的称谓,用的很可能是这个行业约定俗成的年资。

如果我们这里讲的内容高手还是以年资论长短,这课其实就没有开的必要,因为所谓的高手就变成了一个熬年头的事;而且,也不能服人,毕竟今天新媒体的成功创业者,好些人要按年资算,甚至只能算是新手。

我对内容生产者的水准评价,简单直接,就是更具一个人在前面两大核心能力的表现。为方便起见,我将之简单分为三类:新手、熟手、高手。

新手:表达能力满足基本要求,缺乏传播感知能力。能进入这个行业,至少表达能力没有问题。在内容产品能力上,就是经过简单训练,能按标准格式和要求生产合格内容,但缺乏基本传播感知经验。在我看来,很多人已经入行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却始终只能勉强完成交代的任务。一般来说,这种人表达能力中规中矩停滞不前,而传播手感始终不及格。仔细想想,传统媒体时代,至少近一半是这种。

熟手:表达能力和传播感知能力都在平均线以上。在内容产品能力上,就是对熟悉的内容产品有非常完备的经验。他们是行业的中坚力量。它同样与职业实践长短无关。在我看来,妨碍更进一步的,是长时间专注单一任务,导致表达和传播感的固化。成为熟手还是高手,有时纯粹是时机或运气的原因。

高手:表达能力和传播感知能力和熟手相当或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内容产品能力上,就是能创建一个新产品的范式。今天各式各样成功的新媒体,定位和形式千差万别,相同点是创造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内容产品。这是从结果上看,区分高手和熟手的关键因素。如果一定要从核心能力做比较,我倾向于认为,熟手相对于高手,短板在于传播感知能力的欠缺。

年资与水平之间的关系,我的观点或许会被大家认为违反常识,从我的经验看,一个内容生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