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新隋朝

〖活在新隋朝〗

第一章 白马寺

上一章 简介

开皇十三年八月初一,古代的扒衣见君节,嘛,假如有这个节rì的话。

洛阳,和长安一样都是前年古都,虽然并非是都城,但是它在四十多年前还是北魏的国都。不过他最出名的时候并不是在北魏时期,而是在东汉时期,也就是所谓的“东洛阳,西罗马”,那是当时整个地球数一数二的大都市。

洛阳有很多事物可以说,比如说洛阳水席,再比说洛阳八大景八小景。

白马寺,洛阳地标之一,同时也是洛阳八大景中的“马寺钟声”。

不过这个时候白马寺里的钟还没有明清时代的那般出名,据说那个时候白马寺中有一口大铁钟,重约5000余斤,钟声特别洪亮,并且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故而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这句话。

东汉明帝因夜梦金人,所以遣使赴西域拜求佛法,三年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汉使之请,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第二年,明帝昭命于雍门外兴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命名为白马寺,是佛教传入天朝后由朝廷斥资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而也就是在这座寺庙内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没错就是《鹿鼎记》里那部藏着满清龙脉的,让神龙教教主洪安通垂涎三尺的经书。

白弘可以说是第一次到白马寺,虽然说他穿越前去洛阳旅游时去过白马寺。

但依旧是第一次。

因为当时白弘去的白马寺是元明清时代的古迹+后来整修所成的,而这座白马寺比较后世来言,有很大的不同。

白马寺是洛阳的地标,即便是夏天,依旧香客众多,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弥漫着袅袅香火味的大殿中,两个人正跪在蒲团上,规规矩矩的上香——不过这只是表面,至少其中一人满心厌烦,恨不得快点离开这座寺院。

好不容易上完香,两人挤出人群,那位满心厌烦的人大口呼吸,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身穿象牙白襕衫,头发用一支青玉簪固定,面如冠玉,手中握着一把扇子,一副白面书生、翩翩君子的模样,他身边同样也是一名“男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