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衙内贾宝玉

〖极品衙内贾宝玉〗

第五十二章 锦香院争风(上)

上一章 简介

如今的地下党规模日渐扩大,打探消息的能力也与日俱增,不几日,全国各地有名望的清官能吏的资料就雪片儿似堆积在贾宝玉案前。

问鼎山庄的书房,外面岗哨林立,贾宝玉独自坐在里面,一一细看这些官吏的资料,经过细细的琢磨,其中一人引起了贾宝玉的关注。

姚齐,浙江会稽人,字熙之,从小就有豪侠之气,曾游萧山,遇见两个兵卒抢掠一双女子,姚怒夺佩刀杀之,把受害女子放走。

康正二年中举,授广东香山知县。前任知县因负课数万下狱,姚齐代为偿还。后以擅开海禁,被劾罢官。

后复起用,康熙五年,姚齐再被裁撤,被塞到辽东前线一个马场任九品司厩,至今仍在那里。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此人有侠气,敢作敢为,胆识过人,而且十分讲义气,可谓才德兼备,有勇有谋。然而,这些却都不是贾宝玉之所以看重他的原因,贾宝玉最欣赏他的一点就是“擅开海禁”,贾宝玉正愁在这个时代找不到与自己志同道合之辈,光凭姚齐敢于擅开海禁这一点,就足以叫贾宝玉引为知己,以后自然要大力扶持。当然,不光是因为姚齐的才华出众,以及他的理念与自己相同,贾宝玉才要将他扶起来,其实里面也有一些贾宝玉的私心。

自古想要有所作为的改革派,无一不是困难重重,甚至结局悲惨:王安石深得皇帝信任,权侵朝野,可就是要搞个方田均税法之类的小改革都困难重重,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商鞅更悲剧,变法强秦,结局却是在闹市被车裂(五马分尸

贾宝玉深知,要开海禁,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而且就算成功了,自己的结局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贾宝玉并不想做圣人,更不想做什么**先烈,他只想在保住自己一生富贵荣华的同时,尽力为国家的百姓和后世子孙谋些福利。所以扶起姚齐,让他去冲锋陷阵,自己躲在幕后这才是明智之举。事败,则姚齐可以作为挡箭牌,事成,也不是什么大功劳,有没有赏赐还不一定,最多就是受到沿海百姓的一番赞叹罢了,贾宝玉又不想青史留名,好好活着,活着的时候幸福才是最实在的,如果不是他心中的道德观作祟,他也犯不着冒这么大风险去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再从更深一层次去讲,中国后来的败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