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赫尔利与五条协定

上一章 简介

新任驻华大使赫尔利是上年的九月到达重庆的。他一到任,就目睹了史迪威和蒋主席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他建议撤掉史迪威。而赫尔利的重心是放在统一中国境内的国共军事力量上,但他又哪里会料道到,国民党的蒋总裁,**的**,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人物。不会轻意地放弃自己的观点的,更不可能将取得的权力拱手交给别人,更何况受一个外国人的摆布。

抱着这一目的,到中国没有多久的赫尔利便着手解决国共两党之间最敏感最棘手的几个问题。第一,国民党及其蒋主席集团放弃*立场,承认**武装及**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合法权利;第二,实施政治民主,国共两党的军队皆国家化;第三,融合后的两党军队得到公正的待遇;第四,选举产生出公共认同的政府,受到牵制作用,并接受舆论、司法的严格监督。赫尔利心里非常明白,如果做不到上述几点,国共合作将是一句空话。这位娴熟的外交家、政治家确实敢想敢干,你看他立即就此奔波了起来。

还在年初,国民政府驻延安的联络参谋郭仲容就向*转告了蒋主席希望**派代表到重庆谈判的口信。*听后,对郭仲容说:“我们会认真考虑蒋委员长的这一邀请的。”到了八月,*会见了郭仲容,说:“我党已决定派林伯渠先生赴渝与贵党谈判,行期在三月二十日后。”在四月二十五日的书记处会上,周恩来说:“国民党现在对我们的政策主要是政治斗争。宣布我们破坏抗战等十大罪状。我们的方针,照**估计的,应当和缓。”*说:“恩来说得对,蒋介石既然已经发出了邀请,我们不能不去。但也不能盲目地去。我们的态度是不卑不亢,表示我们要求和缓,要求抗战到底,团结到底,不表现盛气凌人的态度。我们要求和他们一同抗日,使他们觉得我们没有威胁他们。我们对中间派也要进行民主宣传,争取他们的同情。对美英不同,主要对他们宣传抗战,还要求美英派代表驻延安。”

四月十九日,**特命全权代表林伯渠、王若飞、伍云等离开延安。五月二日到达西安,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王世杰初步会谈,无果,转到重庆继续谈判。五月二十五日,*电告林、王二人,要他们第二天便将《中国**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解决目前若干急切问题的意见》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