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第八十一章 初至克难坡

上一章 简介

确实是一个传奇的夜晚,已经悄悄的平整了地面的所有痕迹的特种分队的战士们让随后赶来的美国人和伍、贺二人所部都不知道到底老潘是使用了什么魔法,轻易的就歼灭了这支日军的追击部队,而且己方没有一个人的伤亡。

不过老潘还是不太满意,因为现在所有的参战战士们的美制枪械已经完全成了聋子的耳朵了。现在的战士们已经操起了缴获的三八大盖。

不过一边的史密斯少校在得知老潘的心思之后,拍着胸口说道:“放心,等到了第二战区后勤总部,我敦促阎长官将你部的武器全部拨发给你,你的这支小部队的后勤补给我全部负责,甚至可以请示史迪威将军给你空投补给。”

听到这里,伍云杰因为是嫡系部队还好,这贺国中所在的晋绥军傅作义部也是后妈生的,几时看到过这么爽快的补给计划?不由得羡慕的就要流口水了。倒是将刚刚想问的到底是什么方法歼灭日军的问题一下子忘掉了。

于是经历了一天两夜的太行山转圈游戏之后的这支小部队,就带着歼灭日军一个加强中队俘获日军中佐指挥官一人的战绩辗转一昼夜之后来到了第二战区所在地的晋西南的克难坡……

克难坡,位于吉县西北30公里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壶口瀑布东岸垣头,西濒黄河,北通古贤沟,南达麻库掌,东连南村垣,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是一个三面临沟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芦状独立山梁,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等首脑机关于1940年至1945年曾驻扎在这里。阎锡山以南村音近“难存”,并意欲标榜克服困难,故改名克难城,通称为克难坡。

克难坡是个黄土山头,原住有六户人家。这个山头,是由西向东并列和从北到南倾斜的五条沟梁组成,各梁均有一块冲积平地,或种有庄稼,或栽有桃树。后来阎锡山将这里定为营地,在事建筑,经过二年多的修建,终于将这个弹丸之地修建成了一座窑洞叠立,颇具规模,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山巅小城,一时成为第二战区的军事重镇与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阎锡山字百川(伯川),号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