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明骑〗

第四百六十四章 骑兵甲

上一章 简介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四百六十四章骑兵甲

大明是没有西式全身骑兵甲的,大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全身骑兵甲呢。

这是一个后世都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城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马城也曾经认真思索过,答案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外战争烈度的不同。战斗烈度越低,战士个人战斗力的作用就越大,而且战损小,补给压力小,只有这种低烈度战斗中,全身板甲这些精美优秀的装备性价比才会突出。

中原王朝战争烈度决定中国人的装备必须尽可能武装更多的人并且具备良好的修复和补给能力,降低一点防护能力和战斗力可以用数量弥补,所以全身板甲不会是合适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一定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战场的,因为是用无数生命在检验的。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筷子不如刀叉精美,但一定是适合中国的。

然而在眼下这一场局部战争中,这种一次性投入的破阵利器,正合用,传说中打造全身骑兵板甲需要水力锤锻,马城看着忙碌的葡萄牙工匠,一笑了之,打造全身板甲需要水力锤炼么,也可以不需要的,因为工匠营中忙碌的葡萄牙工匠,就没有去捣鼓什么神秘的水力锤锻,就着手打造全身板甲了。

葡萄牙工匠采用的仍是锻造法,也是大明工匠掌握的百锻法,区别在于印度产的富铁矿,冶炼得到的熟铁可以直接锻造,这是让大明工匠们目瞪口呆的事情,也是富铁矿和贫铁矿的区别。也让马城心中灼热,这便是大明的先天顽疾,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顽疾,大明,对一块天然富铁矿产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

接下来让大明工匠啧啧赞叹的复杂技术,也让马城终于搞懂了,大明和西方钢铁技术的最大差距,在于锻造工艺。马城大概懂得熟铁的热处理,都是加热,冷却这样一个过程,然而就因为加热到的温度、冷却速度不同而有了千变万化的区别。

同样是退火,大明工匠的惯用做法是通过退火为铸铁件脱碳。但是对于本身就含碳极低的熟铁件来说,这样可就不行了,首先要渗碳,提高含碳量,达到中碳钢的层次,对板甲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因此葡萄牙工匠把这块甲片,埋在一种油膏样的渗碳剂中,闷在渗碳炉中加热很久,葡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