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明骑〗

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兵

上一章 简介

,最快更新明骑最新章节!

第五百一十三章新兵

火器的改良和不停的反复训练,能让一个熟练的士兵在固定时间内比几年前射出更多次。台湾镇军的士卒,普遍已经能做到一小时射四十发了,并且这个速度还在增加。在马城提出了弓和铳相比的诸多优点后,弓箭派大为得意,

然而在这次大辩论中,身为总裁的马城还是判了火枪派获胜,又引发了另一论大讨论,一片哗然。实际上在这次辩论中,火枪派胜出的最核心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火枪手不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有素,对身体和技术几乎没有任何依赖。

而长弓手却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并且在战斗中对身体状况要求很高。公平地说,双方列出的其他因素,确实都对火枪派不利,射速慢、射程近、准确度差、重量大、故障高而且维修不易。

原本很不服气的弓箭派,在拿到了装备警备部队的样枪之后,便无话可说了。

这种新设计的轻火绳枪极为轻便,齿轮式发火避免了使用火绳的许多尴尬,在台湾镇军已经大量使用定装火药的前提下,不服气的弓箭派也只得承认,一个五十岁的老者使用这杆枪,只需要训练两三个月就能上阵作战。

关于弓和铳之争的大讨论结束了,影响却十分深远。

驻倭守备队,和轻型齿轮火绳枪的出现,对大明的影响十分之深远,一举奠定了大明近代军工业的基础,也让军中甚至民间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购铳防身,逐渐成为台湾百姓的生活习惯,而台湾府也是不禁轻型火器的,想禁也是禁不了的。台湾府坐拥缅甸,日本两国之地,又正面面对自马六甲而来的西洋人,面临的军事压力十分巨大,禁枪又如何能紧的了。

台湾府民间不禁手铳,也不禁轻型步铳,然而重型火铳却是严格管制的。

台湾兵学,关于火铳战术的理论也日渐完善,产生了一系列完备的观念。

静冈,明军大营。

第一批五千名驻倭守备部队抵达静冈大营,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并熟悉倭国的天文地理。五千新兵忐忑的走进高墙军营,与世隔绝,过起生不如死的新兵生涯。开原军制,新兵训练营那真真是十八层地府一般,太难熬了,然而淘汰率却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