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烟路

〖南宋风烟路〗

第2059章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1)

上一章 简介

尽管孙寄啸和程凌霄力挽狂澜、将旧长城的战局支撑到林阡来,最终盟军对辽蒙夏联军也只能险胜——保住了兵力与地盘无损,却阻拦不了西夏官军让道,任由着辽蒙联军逃出了山海九关。苺

战报传遍沙州,军师们这才明白,难怪成吉思汗被火烧得那样狼狈、还总说“鸣沙山第二战远远没有结束”。

这个名叫铁木真的男人之所以越输越觉得自己下次要赢,除了“天命”加持,除了本身就泰然,还因为他确实格局大、有后招。

综合全局,他后招原来是“夏帝”。



他的后招,也是盟军军师们的盲点。

鸣沙山第二战,盟军对蒙古军采取火攻加反间,虽然结果是大获全胜,但战前并没有完全分析准确——

当时荀为和金陵推测,蒙古军的上策是“盟军既有九路,那先夺占一处,破阵以及据守”。苺

而实际上,蒙古军的上策是以夏帝背刺为基础的夺占、破阵以及据守!

只不过夏帝首鼠两端没有立刻答应,这才滑落到蒙古军的中策,靠他们自己来夺占。此即盟军误以为的蒙古军上策。

也就是说,萧鹤年代表蒙古军初次拜谒夏帝时,双方并未达成共识,直到林阡将成吉思汗烧上绝路,才终于激得夏帝入局。

“焉知非福。我若不惨败,夏帝决心怎会坚定。”成吉思汗生性豁达,虽败犹笑。

当金陵还在关注“这一战厉风行若败,会影响我军联动”,成吉思汗已洞察到“这一战林阡若胜,使辽蒙能与西夏彻底联动。”

所以为什么蒙古军在发现盟军的“一网打尽”行动时,并没有选择伏击独孤清绝或厉风行夫妇,而是立刻就逃?是因为没必要啊。弃小是为了图大。

亡羊补牢,不是不能恢复上策。苺

然而,辽夏着实弱旅、蒙古军又是强弩之末,明着暗着一起上也不过如此。西夏官军的背刺并未给成吉思汗带来旧长城的财食或程凌霄的人头,终究也只能杀死转魄以及逃出生天。大概,这下策仅仅比盟军为他们设定的下策好些?

逃入瓜州后,居安思危,轩辕九烨对成吉思汗建议:夏帝这帮心腹太弱,对局面影响太小,太短;大汗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