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 139 章 凤阳大火

上一章 简介

正是深冬,天地白茫茫一片。狂风怒嚎着,宛如手持权杖的君王正巡查天地。

阴惨惨的天幕下,就连黄河的咆哮都变得时断时续,奔涌的流水在低温中放缓了步伐。黄河一侧,是龟缩不前的起义军。

宛如狼群追猎,朝廷大军将慌不择路的义军队伍压缩至黄河边,俨然已胜券在握。

不出所料,等待官军的将是大获全胜。

而起义军,俨然深陷十死无生之绝境!

水镜之外的看客中,支持朝廷正统者自然是轰然叫好,义军的支持者则连连叹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若有所思。

“……十死无生吗?倒也不见得。”

这些人,普遍都是知兵之人。

更多的不知兵之人,只以为胜负已定。

譬如崇祯皇帝朱由俭,就兴奋地捏紧了拳头:“区区蟊贼,果然不敌朝廷天兵!”

……这么看来,大明并非不可挽救啊!

仿佛验证他的说法,只见镜中画面一转,一群起义军首领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了一阵,便主动派人向对面官军传信,表示愿意接受招安。不久后,十二位义军首领更是亲自前往面见朝廷监军,以示诚意。

唐太宗李世民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不对: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诈降?

论对义军的了解,他在皇帝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当初隋末天下大乱,七十二路烟尘,三十六路反王,作为从中杀出的佼佼者,唐太宗李世民对起义军再熟悉不过。

是以,他怎么看怎么觉得情况不对。

李世民正犯嘀咕,水镜中突发变故。

——眼看监军相信了他们的投降,一边向朝廷奏报,一边暂停对起义军的围剿,表面上信誓旦旦接受招安的起义军首领们立刻抓紧时间购买裘、靴等衣物,待到一切准备周全,黄河也在越来越冷的低温中开始冻结,起义军便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

——趁官军毫无防备,他们将门板铺在结冰的那段黄河上,又在门板上铺上厚厚一层土,兵分三路驰马而过,转眼间就越过了黄河天险,抵达河南境内,逃出生天!

【……等朝廷大军反应过来展开追击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