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军

〖庆丰军〗

第四百零八章 文治武功

上一章 简介

大宋开辟了东洋、南洋两条海外贸易线,每年都有大批的金银、物品廉价运回,又有食盐对全国垄断,并向南北蒙元之地倾销,将作坊生产的各类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四海畅销,宋军的财政收入及其充足。

又开采矿山以自给,铸造宋币以定物价,大面积军垦、民垦,百姓安居,物富民丰,大宋虽然战事连年,俨然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大的帝国。

不过大宋的财政开支也及其庞大。

在教育方面,全国的小、中、大三级学堂,一概免费。

在官员管理方面,高俸养廉的优厚官员俸禄,还有各个有勋爵大人的年俸,年节、军功赏赐云云。

在民生方面,鼓励百姓生育的津贴补助(时下,战争对人口减损太大,地广人稀)。

在军队方面,数十万大军的一年薪酬,战损津贴。

基础建设方面,江北大规模修筑致富路,希求四通八达,江南疏浚河道,以求畅通。

这都是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花费,也是每年的必然开销。

倘若再遇见一次中兴元年的大饥荒,恐怕大宋一日又要穷了个底朝天。何况连年用兵,维系战争的巨大开销,基本上也是每年的惯例花销,却也需要看战争的规模和进展的情况而定开销。

也就是郝仁后世的穿越者,有宽严相济的经济政策,才能保证一个空前庞大的机构,在如此巨大的开销之下,还能够高速正常的运转。

郝仁第一次远征扶桑的时候,府库中刚刚有些积蓄,他便发烧一般的免除辖区百姓的夏赋(也是为了保证自己不在根据地,保证后方的稳定),就他这个暴发户花钱的心理,若不是有工部尚书穆有才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捂紧钱袋子,郝仁扑腾起来的大阵仗,早就黄摊子了。

工部尚书穆有才如今财大气粗,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出面反驳马铁道:“都城乃是我朝的脸面,反正敌人就在那,也跑不了,宁可推迟用兵一年,也要建设彰显我朝皇家气派的大都城。都城的财政预算也不过八百多万两罢了,何况又是三年工期,一年才三百多万两,根本耽误不了什么事儿,这点小钱儿我工部若出不起,也太小瞧我这工部尚书了!”

在座的内阁、京官大人们,对旧都办公环境深有体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