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军

〖庆丰军〗

第四百二十章 偃旗破象

上一章 简介

吏部尚书廖永安进言,当遣骑兵先断其他粮道,扼其归路,待其军乱,一举歼灭。

郝仁知道这个计策不赖,但是实际执行起来确实困难,敌人有五十万军队之众,派出的军队少了等于喂敌人以肉,去多了,军队数量支应不开,容易被敌人分割消灭。

而宋军大部分是征调的各地土司的土军,军队战斗力有限,更有新附军数万,纵然有张定边、张必先、徐达等名将统领,战力也是有限。

南宁距离升龙城路途很远,消息不利于送达,郝仁没指望俞通海的水军能一举攻破升龙城,造成胡一元的大军崩溃,而邓愈军什么时候能攻破老告总管府,东下支援俞通海,也是不能完全把握的,至少俞通海只要在升龙城下,立于不败之地,就足以撼动胡一元在汉地的五十万大军。

端的是‘攻其所必救’,好一出围魏救赵之计。

双方大军隔着粤江对峙,郝仁只是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安南军渡河困难,宋军渡河和同样困难,尤其是安南军见血封喉的毒箭,对宋军造成的威胁是恐惧的,何况安南军的八千头战象,对军半渡的宋军,能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宋军以土司军和火器营的两个千户,正面佯攻,搭建浮桥,摆出正面渡江的态势,吸引敌方注意力,而宋军最精锐的步兵吴六玖、俞通渊部,在江防军都督吴六奇的配合下,在粤江上游渡江而去,在江南岸占领高地,扎住阵脚,之后,宋军全军移师滩头之后,顺利的搭建五架浮桥,半日时间,二十五万大军,全部度过粤江,列阵于敌人决战。

用的又是好一招避实就虚的兵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郝仁经过无数次的总结经验,对《孙子兵法》掌握和运用日臻完善,待兵马全部渡河后,便拆毁了粤江上的浮桥,‘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以坚军心。

安南军统帅乃是丞相胡一元,其人最擅长的是内部权力斗争,故而身居高位,至于其在正史的轨迹上,其手段足够攫取安南的权利,自立为太上皇,骗取朱棣的侧封。

虽然安南之地用的也是汉字,儒士儒生并不少,应当也有人读过《孙子兵法》,不过胡一元说的算,其他人就是有此意识,也算是白搭。何况安南自立国数百年,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