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燃烧的海洋〗

第二百零八章 东线起波澜

上一章 简介

第六十五集团军与韩军第七装甲旅的战斗充满了戏剧性。

傍晚,第七装甲旅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击溃”了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装甲侦察营后,第七装甲旅没有停下,而是加速追击。韩军指挥官似乎觉得,能够一举击溃在轰炸中遭到重创的志愿军。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夜间八点半,第七装甲旅再次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装甲部队遭遇,只是这次遇到的不是侦察部队,而是三个装甲营与三个机械化步兵营。

虽然高城北面也是山区,但是地势相对平坦。

这场装甲会战,彻底让韩军官兵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装甲力量。

战斗中,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坦克手充分利用了夜色掩护,在双方均没有可靠的夜视设备的情况下,交战距离一度缩短到五百米以内。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坦克的开火距离甚至不到一百米。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韩军仍然没有占到便宜。

不是第七装甲旅的官兵不够勇猛,在战斗中,韩军坦克手的表现非常出色,至少没有畏惧强大的对手。真正的问题,发生在那些坦克上,以及在战争爆发后,由美国提供的俄制弹药。

韩国接收的T-80坦克均采用燃气轮机,在只使用内部油箱的时候,作战行程仅仅只有两百多公里。如果在山区活动,战斗行程还要缩短。到达战场的时候,很多韩军坦克的剩余燃油都不到三分之一了。

在激烈的对抗中,韩国坦克手不得不考虑如何返回高城。

结果就是,很多韩国坦克不敢进行大范围战术机动,只能集中在有限的战场上,对抗数倍于己的志愿军坦克。

仅是如此的话,问题还不算严重。

不管怎么说,T-80是俄制第三代主战坦克中的“高端货”,比起大量倾销给第三世界国家的T-72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在苏联解体之前,T-80只装备苏军,别说出口,连那些卫星国都没有得到。

从性能上来讲,T-80不算落后。

只是“好马要好鞍”,要把T-80的性能发挥出来,需要很多条件。

在防护上,T-80只能应付二十世纪九零年代以前的穿甲弹,要想对付性能更加先进的穿甲弹,必须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