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未来战争

上一章 简介

第一百一十三章未来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牧浩洋变得更加忙碌。按照黄瀚林的授权,他全权负责驻印军队的部署与安置工作。从九月份到十月底,牧浩洋去了印度十多趟,主要就是考察各军事基地的基本情况。

等他把驻印军队的事情忙完,新的工作由交了过来。

黄瀚林似乎没有打算让牧浩洋轻松过几天,十一月初把他叫了过去,让他参与由政府主导的印度战后重建工作。当然,不是让他参与工作,而是为重建提供意见与建议,即印度的战后重建必须符合中国的军事需求。

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根据军事需求,制订印度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建规划。

也就在这个时候,牧浩洋收到了由陆雯提交的一份技术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陆雯明确提到,由衡泰集团为“未来地面战平台”开发的燃料电池的量产能力提高了一倍,而且成品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生产工艺已经成熟,而且新一代燃料电池的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能量密度能够达到每千克八百伏安时,即相当于汽油热值的百分之六十七。如果能够把系统总质量降下来,新一代燃料电池基本上达到了取代内燃机的技术要求。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突破性的科技进步。

要知道,只要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达到每千克一千二百伏安时,就与汽油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持平,配合高效率永磁电动机,电池的能源利用效率远高于内燃机,因此电动系统的驱动效率超过了传统的内能系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只要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每千克八百伏安时,电动系统就能媲美内燃机,并且取代内燃机。到时候,电动系统的应用领域就不仅仅是地面平台了。

为此,牧浩洋专程前往陆雯的工作单位,询问了相关情况。

衡泰集团能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除了巨大的科研投入之外,也与军方的巨额投资有关。说得直接一点,“未来地面战平台”为衡泰集团提供了足够大的动力,也使衡泰集团找准了发展方向。别的不说,仅在二零四五年的前十个月,衡泰集团就在该项目上投入了上千亿元的科研经费,而这些经费全都来自“未来地面战平台”的利润,而且衡泰集团还打算加大投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