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一十五章 超级运输机

上一章 简介

以事后的眼光,不管用什么词汇来评价“大型电动运输机项目”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二零四五年底,牧浩洋亲自发起了“未来大型空中平台”的招标工作,西飞集团、成飞集团、沈飞集团、南飞集团等四家厂商参与竞标,经过三个月的初期审定后,四个集团被分成了两个小组,西飞与成飞组成A小组、南飞与沈飞组成B小组,分别由西飞与南飞集团牵头。

初期,两个竞争小组提出的方案都不大理想。

准确的说,就是过于保守。

A方案是以现有的大型运输机为蓝本,通过更换动力系统发展成电动运输机,在性能指标上没有任何突破。B方案是全新设计的,但是也大量采用了现有运输机的标准,性能同样不够理想。

受此影响,牧浩洋在二零四六年五月底召集两个集团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会商。

当时,牧浩洋明确提出,如果没有创新性突破,军方将考虑废除竞标合同,向第三方征求设计方案。

结果,六月底,牧浩洋就引入了第三方。

参与竞争的是龙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一家纯民营的飞机制造厂,在国内小型商务飞机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百分之六十,是全球最大的商务飞机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飞机制造厂。

有了第三方竞争,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

当然,主要是龙飞集团与衡泰集团的关系,因为这两家集团属于同一个民营财团,在各方面的合作都非常紧密。早在二零四四年,龙飞集团就推出了第一种电动商务飞机,虽然在市场上遭遇了滑铁卢,但是积累了设计经验,对电动飞机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欠缺的只是制造大飞机的经验。

除此之外,龙飞集团还是有一项技术优势:内热式电动喷气发动机。

当时,龙飞集团是全世界第一家在内热式发动机上投入了巨额研制资金的企业,而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其生产的第一代内热式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了二点七,虽然比那些推重比已经向三十迈进的涡轮发动机差了许多,但是发展前进更加光明,而且使用效费比更加出色。

可以说,只要假以时日,龙飞集团肯定能发展壮大。

如果把握住了这次机会,龙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