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陌刀王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

上一章 简介

等到天亮之后,郭子仪已经得知李嗣业率军撤出灵宝,拥有前车之鉴的他自然不会上当,只派出几队斥候探查,斥候们回来后向他禀报,表明河西军确实已经撤退到陕郡。

郭子仪决定整训军队静观其变,驻守潼关的唐军派系太多鱼龙混杂,如果真要出去与李嗣业野战,也必然是全军覆没。他没有隐瞒实情,而是主动向皇帝上表,表明眼前的厉害关系,以及再次重申潼关的重要性。其实所有的话里都透露出一个意思。皇帝你要是不想再次搬家逃离长安的话,那就不要听信错误的传言,只要驻守潼关的军队尚在,保住关中就等于保住了大唐。

李亨的心态与当初的李隆基完全不同,当初的皇帝盲目自信,以为大唐的军队有能力迅速平定叛乱,才致使出现骚操作。

而如今李亨自从邺城之败后,李嗣业的突然反叛,让唐军的实力直接落入了低谷,他现在从心态上都认定,唐军实力和状态都处在收缩防御阶段。

但为了防止郭子仪对关中乃至潼关驻军形成完全控制,先是下了一道封赏圣旨,把郭子仪的几个儿子都加封了官职,然后命太子李豫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奔赴潼关,代替他鼓舞士气,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圣旨,把鱼朝恩和程元振都封为了天下兵马副元帅。

这样看来权力似乎集中在了大元帅一人手中,但太子李豫只是去潼关巡视,并没有长驻,他激励了士卒之后便被皇帝召回了长安。这下潼关完全变为了三驾马车,鱼朝恩、程元振,郭子仪各自掌握三分之一军队,平起平坐互不统辖。李亨为了使他们行动方便,下旨命令他们做出重大决定必须三人同时签署军令,如果三人意见相左,则将矛盾上交到长安,由太子决策。

实际上鱼朝恩和程元振都是宦官李辅国的亲信,由此可见潼关的大权实际上都掌握在了李辅国手中,这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让身在其中的郭子仪也深感为难。

……

这时一个对李嗣业不利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当初半路引退的一代谋士李泌走出了衡山道观,沿着武关道准备回长安开始他拯救大唐的逆旅。

离开道观之前,临近宫观的一名道长左公拜访了李泌,提出了颇具深度的问题:“自叛乱以来,朝廷总是举步维艰,忠义之士行忠义之事却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