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天下〗

第六百七十六章 人之弱点

上一章 简介

第六百七十六章人之弱点

南唐宫廷政变几天后,李庆安已身在浚仪县,浚仪县是汴州的州治所在,也就是今天的开封,沿汴河再向南走数十里,便抵达陈留县。

视察漕运和江南是他早就安排好的计划,开元之所以能盛世,在于年轻的李隆基励精图治,名相辈出,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

另一个关键点便是江南得以开,漕运疏通,使江南物资大量运抵关中,官仓富足,税赋轻减,各地物价低廉,人民生活普遍富足,开元盛世方得以出现。

但随着李隆基放纵权贵对土地的兼并,终于使得天下财富越来越集中在权贵手中,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说到底还是一个切蛋糕的问题,古今亦同。

但随着安禄山叛1uan和朝廷内部的巨变,天下财富又面临重新洗牌,作为掌天下大权者,李庆安先要考虑恢复秩序,恢复被兵1uan破坏殆尽的河北民生,这就需要朝廷掌握大量的资源,其中最关键的是粮食。

他准备用十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使大唐的人口恢复到天宝初年的水平,而经济恢复到开元十年,那时大唐的繁盛将再度出现。

在他所有的计划中,漕运和江南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漕运并不仅仅是官运,漕运其实是一种jiao通,唐朝没有汽车火车,也无法出现,但却能大力展水运,水运的量大便捷同样能沟通南北东西,挥商品物资jiao流的巨大作用。

在天下渐渐平定之后,他的关注重心也将转到经济上来。

浚仪是漕运最重要的中转站之一,汴河和白沟河在这里jiao汇,早在开元年间,这里的汴河沿岸便修建了巨大的仓库群和物资堆放地,由于漕河堵塞,天宝后期这里便渐渐冷清下来,物资越来越少,巨大的仓库群也成了无数流民和野狗野猫的栖息之地,原本因漕运而繁华的浚仪县经济也开始衰败下来。

但随着朝廷对漕运的再度重视,左相国崔宁亲自赴江淮、河南疏通漕运,作为整个河南道的河运中心枢纽,作为河南道观察使驻地和河南漕运府驻地,浚仪县的重要地位再一次彰显。

李庆安这一次东巡主要以乘船为主,二十几艘官船在汴河内行驶,两岸依旧有骑兵队护卫,天下着蒙蒙细雨,两岸是两排防风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