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重生了

〖我的父母重生了〗

279:我要求也不高

上一章 简介

距离火锅还有三天。

李江河跟祁汉源和宇文博士说了一下定制设备的事,督促他们把这事落实了。

这或许就是圈子的作用吧。

所以富人越来越富。

李江河又去了一趟先行者。

找到了正在悠闲品着咖啡的钱华。

“老板,哎。来尝尝这个”。钱华从小咖啡壶里倒出半杯咖啡,递给李江河。

“只剩半杯了,这可是.......”,钱华话没说完,就看见李江河直接一饮而尽。

“怎么了?”,李江河举着空咖啡杯看了看面露肉疼之色的钱华,“刚才去工厂了,忘了喝水,正好有点渴。”

“唉”,钱华叹气道:“我刚想说这是我托人带回来的顶级蓝山咖啡,就剩这半杯了,让你好好尝尝。”

“没事,我找你有个事,你要是办好了,我给你买........半斤吧”,李江河笑着坐下。

“半斤就半斤,那就是呃,不到半磅,也不错了”,钱华算计道:“我就说老板你是无事不登门,这次是什么事?”

“你认识什么比较有号召力的作家吗?”,李江河开门见山。

“什么?老板你这也思路也太跳跃了”,钱华细细品味了一下自己杯子里的咖啡:“什么叫有号召力的作家?”

“就是一呼百应,比如老王朔那种”,李江河想了想说道。

如果有京圈这个概念,那老王朔,基本算是京圈文化界扛把子了。

“老板,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钱华手里的咖啡都是一晃,“我上哪给您认识王朔去。”

李江河觉得这句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有点耳熟。

“那......”,李江话还没说出口,就被钱华打断了。

“老板,什么贾平凹,张贤亮,格非,韩少功,您是一个也别想”,钱华举起双手:“你要说本地作家,我还认识一些,这种全国性能写进文学史的,您还是饶了我吧。”

贾平凹这种自不必说。

格非,这么说吧,要是没看过他的书,那就算是没研究过华国先锋文学。

这是一位少见的真正是科班出身的大作家(作家这行当里流行跨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