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辛亥大英雄〗

第978章 火海(一)

上一章 简介

三月二十二日,杭州湾。

四十三艘从旧金山出发,已经装完货物的美国货轮,在引水船的带领下一艘艘离开码头。在独自抗衡苏日的十五个月后,来自太平洋彼岸的援助,终于心不甘情不愿的抵达了。大型模压机、垂直挤压机、超薄航空铝板轧机、成串的道奇卡车、超大型发电机组、食物药品、镍钼锰矿砂......历经数月暗战,面对北非和欧洲的不利,罗斯福不得不暂时缩回大手,开始支援中国。

他美国也没闲着,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也不是泛泛之辈,在丢失威克岛后,除了进驻澳大利亚外,还积极转向北方的阿留申群岛。根据海军部的监控,一个月内至少有七艘美**舰和五艘货轮到访阿留申。他们的意图而已很明显,就是希望从日本身上分杯羹,并为将来打好基础。

这场角逐,显然还将持续很久很久......。

但不管如何,罗斯福暂时让步了!这是个好消息。虽然支援力度相对于大西洋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中国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全国动员的十五个月后,建国以来一直满负荷运转的国内制造业实际已经接近峰值。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去年全国工农总值实际达到3400亿民元(1700亿美元),是美国一点五倍,按照目前的速度,最迟1943年将肯定突破4000亿大关。工人总数由战前的三千万飙升至四千万,钢铁产量超过四千万吨,本土石油也超过四千万吨(不含海外),各类工厂数量已经翻了两倍。表面看,所有数据都超出美国一倍多,但减去实际人口是美国五倍这个因素,工业化之路其实才刚刚开始。而且这轮扩张不代表生产能力能迅速激增。事实上很多产业已经到极限,加上战争严重抑制了消费,所以再次全面提升需要三四年时间。

这其中又以汽车制造和精密加工最不足,前面就说过,杨秋为满足庞大地航空和陆军装甲优势,将全国一半以上的汽车厂投入航空和陆军。在满足每月4000架各类飞机和3000辆坦克/装甲车制造量的同时,也使得汽车产量比战前暴跌六成!精密制造业本身就是国内较弱的一环,所以再想快速提升,空间已经不大,因为精密制造业需要的工人比较高级。

中日开战后。战前主要的镍钼锰等原材料来源地的澳大利亚和南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