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辛亥大英雄〗

第1027章 大战役(十一)

上一章 简介

“满洲虎”(俄语中没有东北虎,只有西伯利亚虎,所以苏联借用日本情报的翻译)三个字,已经成为苏军挥之不去的噩梦。甚至可以用眼中钉!肉中刺!来形容。从开战初期只装备少量精锐部队,到两年后批量主力化,‘满洲虎恐慌’不仅在士兵口中流传,还正式出现在苏联的情报和文献中。卢金在向斯大林汇报时都直言不讳:“满洲虎坦克对我们的威胁,不亚于首次出现在索姆河的钢铁怪物,已知的所有反坦克武器,都无法有效对付它,甚至昂贵难以制造的57毫米特长型加农炮,都无法击穿正面装甲。”这番话道出了一线部队的心声。为找到对付它的办法,苏军也曾无数次动用人力物力进行围剿,但迄今为止都没有获得一辆完好的实物。即使牺牲巨大包围一些损坏的,也会召来中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就在上月初,华西列夫斯基发现一辆损坏的‘满洲虎’现在泥石流里,动用上千人耗时数天好不容易拉出来,但在送往喀山时,被赶来的二十多架中国俯冲轰炸机摧毁在火车上。

‘满洲虎恐慌’还迫使苏军总参谋部专门成了一个反坦克部,研究打击它的战术。在一场席卷人类世界的世界大战中,让指挥千万大军总参谋部去耗费精力去研究对付敌人的一种坦克,就足以证明‘满洲虎’的强大。至今,苏军只知道,‘满洲虎’正面装甲倾斜角度很大,实际防护厚度很可能在160或者200毫米之间,还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横置、机械增压、减震,液压助力等等新技术。斯大林也想过干脆仿造,但一来没有完整的实物参照,二来苏联国内很多技术都储备不足。要知道。这种以后世59d坦克为原型的‘东北虎’主战坦克,就算杨秋捏着精确图纸,还足足耗费七年,动用上千名技术人员,其中还不乏知名的国外机械专家才开发成功。

一辆辆被它摧毁的苏军坦克,一条条被它们突破的防线,让苏联来不及等实验室的技术,只好把目光放到海军舰炮上,这就是海军的100毫米和130毫米舰炮。bs-3型100毫米舰炮源自法国,是一种威力很强的海军加农炮。原本斯大林要求把它安装到t34上。但因为舰炮后程长,后座力强,t34底盘无法承受,只好塞入kv底盘里。

这就是波诺夫的座驾,kv100重型坦克。

kv100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