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新顺1730〗

第六九四章 看得见的手

上一章 简介

经过明末惨烈的川陕鄂拉锯战,使得四川人口锐减,以至于出现了皇帝之前给刘钰说的那种“仿佛桃源”一般的风气。从此时不溺女婴这一点,就能看出来。而后世都学过一篇课文,那位元帅的母亲也溺死过孩子而且那位元帅正是四川人,显然抛开经济基础谈道德谈习俗是靠不住的,只能说现在这里人地矛盾还不是很大。是以,四川不比苏北。在苏北,刘钰想抓人去南洋,甚至都不如一个黑奴值钱。而在此时的四川,给苏北那样的待遇,估计去南洋的人,不太可能有几个。四川号天府之国。虽然这年月没啥真的天府。但得看和谁比。和五月大风、六月黄汛、七月高家堰放水、八月大海潮倒灌、九月反盐的苏北比起来,别说天府了,天堂也当得起。是以,这边人工成本颇贵,至少比苏北贵出了不少。给钱少了,跟刘钰糊弄人去南洋似的条件,这边保准没人来。简单的道理。现在蒸汽机的热效率,也就5%左右,可能还不到。如果烧煤的钱,其实比雇人干畜生的活还贵,干嘛烧煤呢?当然,雇工和佃户也不太一样。雇工只要有领头的,就可以瞬间组织起来,要工资、要吃肉。历史上早在满清中后期,四川的盐井工人就可以组织成社团,过年过节的时候组织大型活动,借助舞花灯之类的节日合理举动,彰显雇工阶层之武德。可井盐不是海边煮盐,一家发个铁锅还真就不行,还非得必须搞大型手工厂,一个六七百米的盐井,莫说此时,就是后世的技术,寻常家庭也打不起。必须要用雇工制的地方,机器才会大兴。加之因为两淮盐业集团在朝廷内的影响力,是以川盐理论上是不能入湘楚的,去的也只是私盐。处在即将大发展但还未大发展的破晓阶段。这一次盐政改革下促进的川盐大发展,不会和旧的生产制度发生太大的冲突。无非也就是朝廷扶植的财阀集团,通过高额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很快打垮那些旧盐井完成垄断而已——旧手工场要么卖井兼并进垄断集团,要么破产。再加上大顺北方战争结束,之前办后勤赚到钱的陕西资本集团的钱,无处可去。这里毕竟不是松江府,各种幺蛾子炒作,可以让无处可去的资本瞎鸡儿投,这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