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

第六十八章 初步成就

上一章 简介

第六十八章初步成就

禄东赞在得到吐蕃大军接应前被不明身份的流匪所杀,此事让大唐和吐蕃都受到极大的震动,为防万一,我青海一带及松州、叠州一带的边军做好了吐蕃入侵的准备,但吐蕃人却没有任何的动静,再加上已经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李世民也下诏,解除了边境的战备状态。

来年春后,一切都似乎如旧,仿佛吐蕃使团并未踏上大唐的土地,青海之地也未出现过血腥,吐蕃人没有一点动静,高原上的牧民们依旧在准备着春草萌芽时候转场放牧。

但大唐的边关,与比往年相比却是稍稍加强了戒备,特别是与吐蕃接壤的各州城。

新的一年,又有新政实施,王易在年前所提的一些关乎军事民生的建议都得到采纳,包括王易琢磨许久,最终得到李世民认可,并在朝议上通过的科举制度的改革,也逐步开始实行。

新的科举制度与改革前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自此开始的科举考试,都采取糊名和誊录,也就是考试时候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密封起来,考试结束后每名考生的试卷都由主持考试的礼部使人重新誊抄,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糊名制和誊录一经提出,即得到李世民的认可,虽然在朝议时候被许多有世阀大家背景的官员反对,但经过大臣们长时间的辩论后,最终得到通过,并作为制度确实下来。

新的科举制度也确实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极科举考试制度。州试就是各州每年举行一次的应试;省试就是由尚书省举行的考试,差不多就是以前一直实施的科举考试,放在每年春天进行,也称春试;殿试就是由皇帝直接主持的考试,但不是每年举行。

殿试及弟的进士,不须再经吏部考试,即可直接授官。

王易所提的科举制度的改革,基本上是依据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再结合他所熟知的后来宋、明等朝代那些被后人称道的科举制度改革的措施,向李世民提出来的。原有的明经、进士等科同样保留,但每科所要考的科业也不仅仅只诗赋、文章,还有许多关于民政军事方面的东西,可以说与原来的已经有很大不同,知识面开阔了许多。

诗做的好,文章写的不错,不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