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狙击手

〖中国狙击手〗

十三 初探要塞

上一章 简介

密山伏击战顺利结束后,杨思成带着部队安全地撤退回了完达山的基地,这场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锻炼了队伍。尤其是那些刚刚从老百姓扛起枪的新兵,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了日军并不是什么打不死战不胜的钢铁怪物,一支雄兵劲旅正在深山老林里逐步成长。

日本关东军高层很快就接到了虎林县守备部队被全歼的消息,特高科的大量间谍被派了过来。调查的结果让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非常苦恼:对方人数众多,使用的绝大部分是俄制武器,极有可能是早已销声匿迹的东北抗联又回来了。

但是东北的环境是山高林密,而且与苏联接壤,如果大规模清剿抗联退回苏联境内,日军也只能干瞪眼。自从“诺门罕”战役以后,日军一直竭力避免与强大的苏联红军交手,目前日本正在全力防守着太平洋诸岛,与美国打得难解难分,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与苏联抗衡,关东军只好下令各个地方的守备部队严加防范了事。

大本营对日苏两国的实力差距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的,早在年起,日军就开始在东北秘密修建各种要塞,在近十年的苦心经营过后,已经成型的要塞达17处之多,要塞群相加约17oo公里,多达8万个永备工事。另外还有数千个地下仓、电站、水厂通信设施等辅助建筑。还有大量的二三线阵地和野战机场、军用铁路、公路等等。

这些动用了32o多万中国劳工修筑起来的防御体系,其功能和规模都远远过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所有负责修筑那段工事的中国劳工在工程完工以后,都会被秘密处死,防止要塞的秘密被泄出去。因饥饿和劳累导致无力动弹被日本人拖去喂狼狗的生病劳工更是多不胜数。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别说是中国人无法得知整个防线的部署分布图,就连日军内部都有明文规定:防守的部队只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活动。即使是将佐级别也不能随意出入其他区域,这样就算一个地段被陷落。其他的地方也能继续战斗。

回到山寨的杨思成将部队的训练交给了华宁,自己则带着一个叫桑秦龙的战士化装成卖山货的猎人往虎头镇方向走去。

虎头镇实际上是个县,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它的战略位置却相当关键,对面就是苏联的伊曼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章 目录